采访实习报告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访实习报告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采访实习报告 篇1个人简历:倪雷震,生于1985年,XX年毕业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在校期间,曾担任学生会体育部部长,获得过四次三等奖学金,XX年3月创建蓝天DV工作室,被评为温州大学创业新星,作品《蓝天》获温州大学生DV作品大赛三等奖。
7月13日 下午,我们一行人抵达了温州大学,所幸当天天气不是很热,凉风徐徐,穿过美丽的温大校园,倪学长早已出来迎接我们。让我们诧异的是,倪学长一身休闲装出现 在 我们眼前,谈吐随和,温文尔雅,一点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严肃,也没有企业家的一派俨然。随后,我们跟随他去了蓝天DV工作室,展开我们的采访。
经过简短的小聊之后,我们了解到像许多大学新生一样,倪学长刚进大学的时候也曾一度觉得很迷惘,不知道人生目标。一次偶然,他报考了学校DV方面的的选修课,也是因为这次偶然,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于是,上完一年的该课程后,他大部分都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在朋友老师亲人的支持下,以及浓烈兴趣的驱赶下,他于XX年8月成立了“蓝天DV工作室”。
倪学长耐心地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我们的主要业务范围室:晚会、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社会实践、毕业生视频、简历摄制、同学会、团日活动、婚庆、企业活动、宣传片制作。目前我们的主要客户是大学生,以后会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一般创业过程都是比较艰难的,那你们创业过程中都遇到了怎么样的困难呢?”
“创立工作室之初,我们是比较缺少资金的,像这些设备都是爸妈投资的,呵呵~~之后,工作室缺少人手,成立之初只有两人,有一段时间,我的那位同事有事离开了,而那段时间我们又接了很多项目,我只好孤身奋战四天四夜,才完成了任务。不过我相信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有足够的精力和毅力,坚持努力,不中途放弃,一定会有回报的,一切都会有回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风雨过后即是彩虹。”
“是啊,也只有经历过才会强大,创业道路这么艰苦,又是什么原因让倪 选择创业的呢?”
“这个,具体来说又四个方面吧。首先是我的家庭,我父母都很支持我走创业之路,业经常跟我交流想法,给予我支持和建议;第二,是一个女性朋友。她跟我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在我面临困难的时候,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不断地鼓励我,并非常非常地相信我。第三,非常感谢校团委老师的关注和支持,最后呢,应该是我的这位战友了,始终与我站在同一战线上,与我并肩作战。”
“据我们了解,创新对于创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你们的蓝天DV工作室相对于同行来说有什么样的于总不同或吸引他人眼球的亮点呢?”
“首先,我是大学生中走出来的,更贴近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也更到位。我们提供了专项服务,我给你们具体看一个我们的作品,你们就明白了。”
随后,倪学长给我们播放了一个DV,是一个女生送给男生的礼物,很有创意,效果也很好。
倪学长创业过程中,都凭借着“温州精神”,“不要,不等,不靠,在工作过程中,切焦切躁,重要时刻有一个谦逊的心,绝不可骄傲,凡事都要虚心,但不可以没有自信”。倪学长眼中闪着执着的光芒。
倪学长目前是蓝天DV工作室的负责人,今年7月底将完成注册成公司,名为“温州雷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倪学长更看好了DV行业的前景,外面DV行业价格普遍较高,而他是较低的,并且作品制作过程都是因人而异地个性化构思过,富有创新,而其作品完成还要反复检查过,以保证作品质量。这彻底体现了他“以细节就完美”的服务宗旨。
蓝天DV工作室的创办成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格成功的例子。这少不了外界各阶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当然还有自己的努力。
温州有着浓厚的商业创痛文化,而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成长的小孩对于创业可能会有更大的决心和灵性。温州大学创业园将带出一代又一代更为优秀的创业者,并载着创业者的梦想走得更高更远。我们相信,温州的明天会更好。
采访实习报告 篇2为了响应学校的暑期实践活动的号召,更好地锻炼自己,我于7月18日到8月3日在我们当地的《今日泰兴》报社采访部实习,暑假报社采访部实习报告。这期间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学到的不少知识,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今日泰兴》是中共泰兴市委机关报,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报纸。作为党报,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的作用。作为平面媒体,增强了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为更多的人认识泰兴、了解泰兴打开了一扇窗口。
《今日泰兴》包括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民生版、教育版、新农村版、文学版、法制版等。我在新闻部实习,主要为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服务。要闻版、综合新闻版的内容广泛,主要报导当地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和综合新闻。
我在采访部实习,有幸跟随主任马宏飞实习,我学习到很多知识、感触也很多。虽然现在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但马主任教会了我新闻写作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方法,让我学到了一些新闻写作的技能,能够写出些简单的新闻。
刚去没几天,7月20日,我遇上我市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7月24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月22日的事故情况”。因此我有机会参加采访,从中学到了很多。
7月20日,我提前近一个小时,早早地到达会议现场找到记者席坐下,等马主任和与会人员的到来的同时,我先学习了市委书记的工作报告,并将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八点半会议准时召开,我跟着马主任认真听着市委书记的讲话。下午我就尝试着写起新闻稿件来,一下子写了1000字,自我感觉良好,送给马主任批改,谁知道马主任的评价是“一盘散沙”,实习报告《暑假报社采访部实习报告》。他说,全文都是回忆程序和负责人的讲话,把新闻淹没在繁杂的程序和冗长的套话中,读者对这样的报道很反感。作为会议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参加的会议室什么,要事先解读材料,做好一些知识上的准备。其次是关注和搜寻会议中的各种信息。在会议中只有懂得挖掘,才能从中获取可贵的新闻线索。写好会议新闻,还要找寻写好会议新闻的最佳切入点。会议新闻最易落入俗套,写好会议新闻也是对记者平时学习、掌握情况、写作能力的一次考验。会议新闻一定要有主题,不能写成一盘散沙似的稿件。
听了他的这些话,我重新去写,经过他的修改总算能过关了。后来,我根据马主任的要求,从会议材料中挖掘新闻线索,先后采写出《市委部署文化泰兴建设工作》、《39项民生工程写进市委文件》消息在头版头条刊登。同时,我学写了几篇评论。
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星期,马主任教了我很多东西。首先他教我学会看报纸,以前我看报纸都是简单的浏览 ……此处隐藏4278个字……很重要的内容。
六、实习感受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是一个文科专业,在这大学四年里,我们从老师那里,从书本上学到的很多都是理论知识。仅有的实践知识也只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拍摄作业。相对拍摄技术来说,剪辑大部分都是自学的。影视剪辑这门课大三才开设,剪辑软件的应用也是大三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机房实践过几次。对Primere、Edius的认识也只是皮毛而已,更别说熟练掌握了。
虽然自己在学校也剪过新闻片、微电影和似动短片,但都是一些简单的剪辑,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到了工作室之后,看到他们做的视频,回头再看自己的,简直不能看,天壤之别的存在。出来校门之后,自己才意识到当初老师在看我们拍的作业时,挑问题是多么的口下留情了。在工作室里,你辛苦几天做成的片子,老板和客户会找出很多的毛病,让你修改,甚至是重新制作。字体不好、配色不好、创意不好等等。在书上学习过很多的剪辑技巧,但是那些都是在前期摄像师那样拍摄的情况下形成的,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很多的摄像师在自己拍摄的时候不考虑后期剪辑的问题,或者是现场的条件不允许他拍出最适合后期制作的视频,这个时候,修补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交给了后期,要想办法弥补前期拍摄的种种不足,让画面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之前学到视听语言的时候,书中讲到视频的配乐很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视频的时候也注意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当自己真正要挑选音乐来配视频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纠结和郁闷的过程。很多视频老板都不满意添加的音乐,觉得不符合湖面或是不符合主题,要重新选择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和把握十分的重要。
(二)有效素材的搜集和使用。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使用素材时去网上找,但是不知道确切去哪个网站找,找什么样的素材的情况。同时推荐了一些视频模板网站:视崛网、傲视网、中华婚庆视频网等;一些图片素材网:中华素材网、昵图网、爱图网、PS图片素材网、中国水墨素材网等。很多的宣传片视频是用AE的模板修改出来的,虽然是套模板,但一定要套的有技巧。模板的颜色或者字体一般都是要换的,根据宣传片的主题换成适合的颜色和字体,最重要的是模板的构图,如果你把几个模板用在了一起,构图的考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把模板修的好看,还要不像模板,这样就是修模板的一种境界。至于图片,构成是最重要的。图片上局部素材、字体颜色、字体位置的搭配一定要合情合理,字体要让人看清楚,颜色搭配要和谐。在这个过程中,PS的熟练使用是关键,将搜集的一些图片素材转化成一张完整的完美的平面图形。除了这些可以的素材搜集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留意这些素材,看见好看的视频或者是图片,就可以下载收集起来,留着备用,未雨绸缪。搜集素材是工作量很庞大的工作,虽然互联网发达,但它提供给你的素材还要经过自身的详细筛选和甄别。最重要的是,我们找到的,是素材,仅仅只是素材而已,还需要最终制作。
(三)三思而后行。实习的时候,老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拿到一段视频素材,熟悉了这些素材的时候,你一定要在心里有一个具体的构思,想好这段素材要怎么剪,你要做成什么样子,不能没有目的的剪,效率低,成品也没有逻辑性。因此在熟悉了视频素材之后,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构思,这样才能高效率有目的完成一个片子。三思而后行,这里的“思”指的是思考视频剪辑的思路,也指的是视频剪辑的创意。一个好的创意,是一个视频成功的制胜点。但是,这个创意一定要符合人们的审美,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特别是要被客户接受。客户如果不认可你的创意,那这个创意就等于零。三思而后行,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四)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工作室不大,人也不多:3个后期,4个摄像。一般情况下摄像都不在办公室,只来拿相机,送素材。我们3个后期一直都在。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竞争存在,团结协作也必不可少。后期视频剪辑是一份需要创意,也需要集思广益的工作。一个人对着自己做的视频看久了就会审美疲劳,看不到自己视频的缺点,或者是陷入了思维的误区,或者是粗心大意没有发现一些细微的毛病。这个时候,同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大家相互看视频,找毛病,给出一些修改的建议,帮助彼此完善视频。大家相互帮助,不计较是不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不计较是不是他用了我的创意。作为一个新去的实习生,我可以说就是一张白纸,edius的深层的剪辑技术、AE模板如何修改、如何修得好看、PS的使用,都需要他们来教我。有时候遇到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他们也没有嫌弃,总是告诉我一些他们的经验,不厌其烦的教我很多细节的东西。能遇见这样的师父和同事,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他们教会了我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协作的重要性。后期这件事情,就是要互帮互助才行。
(五)认真努力的学习。刚来工作室的时候很新奇,半个月后很着急。新奇是可以看到专业的视频剪辑了,焦急是因为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不会。除了edius这个基础的剪辑软件,我什么都不会。AE不会使用,基本的界面也不清楚,edius调色不会,PS除了基本的操作,其余的都不会。不会、不会、不会,还是不会。虽然师父和老板什么都不说,但是自己真的十分的着急,想赶紧学会很多的东西,却也知道这些东西一时也是学不会的,急功近利是没有用的。这才慢慢
的放平心态,一点点的开始好好的补课。AE教程、PS教程都开始认真的看,不会了就随时的请教师父和同事。除此之外还看一些剪辑技术好的电影或者是综艺节目,学习一些剪辑技巧。这些东西,一直都是接触越多,越接触好的,就越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就越能够知道自己哪方面还在欠缺着。不会的东西太多了,必须要努力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师父说,有些东西,你要是不会的话,没关系,老板可以换掉你,用会的人。这句话,一直对我刺激很深。很多东西,是我们从学校出来之后才真正学到的。这些技术性的技能,还有一些社会上的生存技能。所以,读书学习是还无止境的,这些生存必备的技能也是学无止境的。只有你足够的优秀,别人才愿意赏识你,你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越走越精彩。
(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一些社会生存技能。以前,工作了好几年的姐姐总是打电话跟我抱怨公司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很多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前是朋友,背后是敌人。她总是跟我说与人相处是门申奥的学问,要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随机应变。以前虽然明白,但一直都懂得不深刻,如今自己踏出了校门,这才真正的见识到了很多的事情。其实我还是蛮幸运的,在工作室中遇到的人都挺好的。老板是个实在的、有点性急的人,不过对人很好;师父是个技术宅,人也好,会无条件教我很多东西,不过经常会念叨我的缺点;小新是个很好的同事,不嫌弃我技术渣,愿意教我很多,和我分享创意。除了他们,还经常会见一些客户,看他们各种相互讨价还价,看他们出门办事,这些都是一个开眼界、长见识的过程。走出校门了,待人接物是必然的环节,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还要慢慢的学习。
实习还没有结束,实习也不会结束。实习就是遇见和了解新的技能,复习已有的知识。影视后期这份工作,就是一个不断出新的过程,我们永远都在学习。这次实习,是步入社会的入口,也是通向未来的垫脚石。
文档为doc格式